中国早教“拐点”已到?

Jul 30, 2018 来源:亿欧/殷缘
教育,早幼教,K12,在线教育图片来自“123rf.com.cn”

“在二百五十万年前,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诞生,那时候并不具备认知能力。因而,在前两百多万年的过程中,人类的进步极其缓慢而艰辛。直到大约七万年前,认知革命出现,一群智人开始能够理解、推理和学习,于是创造出了文化,接着才开启了人类真正发展的历程。”

在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中,认知革命的开端是人类发展的根源。回到7万年后的今天,整个世界都在经历着同样深刻的认知革命,早教行业也一样。

在近日举办的“2018年科学早教大会”上,众多教育行业从业者都谈到,我国的早幼教行业,正需要扛起“认知”的大旗,经历一次深刻的变革与转型。

慢艺术与快发展

有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个传统的慢行业,发展需要慢工出细活,需要多一点情怀和耐心;但也有人说,自1998年第一家早教机构在北京开始经营,现在中国约出现了十万多家早教机构,整个产业的发展只能用飞速来形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定位早教行业的发展情况呢?

华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冀强用两个概念描述了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

一是市场规模。2015年的时候,中国有六万家早教中心,到了2016年,整个行业的产值就有1200多亿。时间来到2018年,整个早幼教领域市场规模已经接近2000亿,拥有2万多会员的市场。有数据分析显示,预测在2021年,整个早教市场的规模能接近2700亿接近3000亿市值。

二是渗透率,也就是说十个孩子里有大概有几个孩子在接受早教的情况。在2015年,这个数据大约是16%~17%。按照2018年3000亿的市场规模和人口翻一番的状态,大约可以达到30%左右。但在日本,家庭的普及早教率为90%,韩国和台湾基本上也达到了60%-80%。”

鲨鱼公园创始人张永琪则是强调了早教这门“慢艺术”还处于类似“春秋战国”的早期。

“我有一个朋友家里条件非常好,但他非常疑惑孩子需要不要上早教,因为他并不理解早幼教的作用。但我另外一个朋友,坚持让自己的孩子上早教,每次见面都炫耀孩子的进步成果。教育需要结果来证明,但是对于早教来说,教育的结果是让孩子产生了一个整体的变化。

教育是门慢艺术,但是的确发展很快。今年的早教行业,出现了各种新的形态,很多科技成果也都被运用起来。以前做教育,可以做到区域垄断,做到一家一片天,但是现在不行了,原先的教育行业已经粉碎得一塌糊涂,整个市场比春秋战国时候还乱。所以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运用更新的手段去运营,如何让客户有更多更好的体验。这就是门慢艺术。

而睿艺的创始人刘芮伊则是提到,不同的创业模式侧重点会稍微不一样。

“合理的商业模式下,大家都有可能成功。只是要找好侧重点,比如你做2B打渠道,那就要把精力耗费在渠道上,内容相对来讲就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你打2C市场,那你就要把内容做好。对于教育这个行业来说,如果你早期把产品打磨得足够好,你慢即是快。前期可能会慢,但爆发起来比较快。

快与慢,是一组矛盾又对立的词,但同时又都准确地描述了早幼教这个领域。

 国际化与本土化

如果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早幼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08年以前,家长会问早教是什么;第二个阶段是2008-2012年,家长纠结上不上早教;第三个阶段是2014年之后,家长在探讨早教选哪家。

在家长抉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本土化”是早教在中国市场遇到的最大问题。

张永琪谈到中国的早教产品大都是“国际化”的:“在过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大部分教学产品和体系全部都是引进国外的。大家普遍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中国没有,人家比较全;二是,洋东西好卖。今天学英语也是这样,各大品牌都强调师资来自欧美。

其实这有一定的误区,不是因为洋东西更好,而是因为这些品牌市场占有率更高。目前来说,市面上的很多产品并没有满足家长的需求,当消费者对自己的消费产品有一定清晰的认知时,就会变得挑剔。有研究表明,国外早教产品的发展其实不如中国的发展快,他们体系大但比较保守。所以现在中国不断在挑战过去积累的教学经验,再灌输形成一种课程体系。”

刘芮伊则是强调,中国化不等于加入中国元素。

“早教产品的本土化不一定加入中国元素,而是针对中国的市场。我们回过头来看,0-6岁这个阶段的学习,其实并没有聚焦在教育上,而是强调陪伴。VIPKID是我们购买了服务,让外教花费25分钟陪孩子聊天;VIP陪练是我们请了老师,在线陪孩子练钢琴。如果只聚焦在教育本身,大家对教育结果的要求会非常高。所以在本土化上,我们要让产品跟中国孩子、中国家长的特点结合起来,强调用户感受和体验,满足用户需求。”

七个小孩联合创始人张至尧则是分析到,线下早教和线上早教本身原理是一样的,核心都是解决家长的需求。

“早教不止是教孩子,父母教育同等重要,早教的发展,取决于家长意识的觉醒,家长是否重视了教育。一款产品的本土化,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早教产品能否提升家长的效率,让家长偷懒,在家里能够完成帮助孩子完成学习或者帮助孩子更高效的学习;

二是早教产品是否具备优质的教育内容和服务,比如说,线上教学是否能提供像线下一样的场景体验和服务;

三是运营是否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产品最终要靠强运营才能去推动起来,无论线上线下、国内和国外的早教品牌。不过在不断的竞争中,大家可以相互融合和相互学习。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小到一个团队,大到一个公司,再到一个城市,再到一个国家,都一定有自己的社群性。只有符合我们民族共同特征的,才能走得长远。所以早教产品的本土化、国际化之路,还很长。

结语

以色列作家用一本《人类简史》点破了人类发展的动因,而今天我们也可以发现,早教这门“慢艺术”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扛起“认知”的大旗,经历着“本土化、国际化”的变革与转型,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拐点”。

2018年将是“全面二胎”政策落地的第三年,我们不妨乐观地期待这个行业的未来。毕竟,一些早教玩家已经在行动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时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26159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